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捂被子“发汗” 捂出了热射病 正文
时间:2025-11-02 08:59:3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捂被子“发汗” 捂出了热射病 编辑:汤晓雪 来源:羊城晚报
三伏天以来,发汗全国各地出现高温天气,捂被捂出让大家直呼“热化了”,热射一不注意就可能中暑,发汗“热射病”更是捂被捂出频频登上热搜。近日,热射广州一位62岁的发汗阿姨感冒发烧后,想要捂被子“发汗”,捂被捂出于是热射关闭门窗、关闭空调和风扇,发汗盖上被子“发汗”。捂被捂出谁知不仅症状没有缓解,热射还重度中暑昏迷,发汗核心温度达41℃,捂被捂出被诊断为“热射病”送往ICU进行治疗。热射经医护人员降温处理,并补充白蛋白、平衡液等,患者已康复出院。
“医生,快救救她!我妈需要急救!”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120急救出车,接回一位不省人事的老太太。
广医三院急诊科接诊的医生潘诚介绍:“据家属描述,患者当天中午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到下午的时候意识昏迷,我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她呼吸急促,测量体温已经40.5℃。”
接诊后,潘诚为患者完善了血液检验、胸部CT、脑部CT等检查,在排除脑出血等疾病后,结合曾在高温环境中的病史,患者被诊断为热射病。
急诊医护人员通过使用降温机、冰敷等方式为患者进行降温,并进行大量补液后,开通中心静脉通路等急救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患者在ICU治疗时,核心温度达41℃,且意识昏迷,同时肾脏功能出现一定障碍。”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懿春表示: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过多或者散热障碍,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人体核心温度一般在36.5℃左右,当出现热射病的时候,人体核心温度会超过40℃,相当于全身器官在40℃以上的热水里面泡着,温度越高、泡得越久对器官的损伤越大。”王懿春解释说。
由于患者送医及时,且急救和ICU都进行了妥善的治疗,患者恢复得很快,已经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
感冒发烧“盖被子捂汗”不可取
潘诚表示,发烧其实分为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作战”的不同阶段,肌体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在高热期或退热期,如果用传统“捂汗法”,会影响人体散热,且可能造成体温过高而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甚至会出现“捂热综合征”,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如果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应当根据发热程度、是否咳痰、是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应当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不仅成人感冒发热不适合用盖被子捂汗的方式退热,宝爸宝妈也得注意小儿发热同样不适合给宝宝盖厚被子或穿厚衣服捂汗。”潘诚提醒,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及时医院就诊。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王慧
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及植酸的鱼鳞明胶可食膜对鲫鱼保鲜效果的影响(一)2025-11-02 08:36
动销快,市场大!珠江星牌系列饮品火爆市场!2025-11-02 08:01
凉山会东:实产验收亩均665.27公斤 打破西南麦区旱地小麦单产纪录2025-11-02 07:58
铸造铝合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解析铸造铝合金成分奥秘2025-11-02 07:48
我市举行“汉江法韵” 2023年第三期读书分享会2025-11-02 07:10
外交部回应美方称对华145%关税2025-11-02 07:07
沃顿称湖人不依赖交易:年轻+天赋才是紫金未来2025-11-02 07:06
泉州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025-11-02 06:40
泉州:文物志愿服务队用行动用爱呵护历史遗产2025-11-02 06:34
“丝路海运”在厦门发展迅猛2025-11-02 06:16
潜江着力提升招商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2025-11-02 08:34
厦门市31名特级教师与翔安优秀教师“师徒结对”2025-11-02 08:14
MINI PEACE以简约灵动 为女孩编织季节的甜美序章2025-11-02 08:05
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2025-11-02 07:58
旺季推新!崂金泉——您想要的应有尽有!2025-11-02 07:58
22日纪录:詹姆斯三分里程碑 哈登比肩斯托克顿2025-11-02 07:51
新学期开学首日 汉阴公安开启“护学模式”2025-11-02 07:06
下周二厦门将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2025-11-02 06:34
台股變貴,想投資陸股「撈便宜」?進場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天下雜誌2025-11-02 06:21
库里拍卖特制纪念球鞋 筹集善款缅怀火灾遇难者2025-11-02 06:21